**淄博预制砖胎模板安装注意事项**
预制砖胎模板作为混凝土成型的关键工艺,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与施工效率。施工中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:
**1.前期准备**
-**材料验收**:检查砖胎模尺寸、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剔除缺角、裂纹的砖块,确保表面清洁无杂物。
-**测量放线**:按图纸定位轴线及标高,弹设模板边线,误差控制在±5mm内,避免后续偏位。
**2.安装工艺**
-**分层错缝**:采用“一顺一丁”砌筑法,上下层砖缝错开1/4砖长,灰缝饱满度≥80%,转角处需咬槎处理。
-**支撑加固**:砌筑高度超过1.2m时,每间隔0.8-1m增设临时支撑(如木方或钢管),防止侧向变形;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至密实度≥93%。
-**接缝处理**:内外侧使用1:2水泥砂浆勾缝,阴阳角部位预埋Φ6钢筋加强,避免浇筑时应力集中开裂。
**3.质量控制**
-**垂直度检测**:每砌筑1m高度用线锤或激光仪检测垂直偏差,累计偏差≤10mm。
-**排水设置**:基础模板底部预留集水坑,间距≤15m,并设置排水坡度(≥2%),防止积水侵蚀。
**4.安全与养护**
-**浇筑监护**: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派专人巡查模板稳定性,发现胀模立即暂停并加固。
-**拆模要求**:待混凝土强度达设计75%后拆除,严禁拆模,拆除后及时清理砖块残留砂浆。
**特别提示**:淄博地区冬季施工时需采取防冻措施(如覆盖保温棉),雨季需设置防雨棚。施工全过程需严格遵循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》(JGJ162)及地方标准。
通过规范工艺与精细化管理,可有效提升砖胎模板成型质量,降低渗漏风险,为后续防水及结构施工奠定基础。
青岛预制砖胎模板安装流程及技术要点如下:
###一、施工准备
1.**材料验收**:选用MU10及以上强度烧结砖,M5水泥砂浆配比需符合规范(水泥:砂=1:4.5~5)。
2.**定位放线**:依据图纸放出基础边线、标高控制线,误差≤5mm,转角处设定位桩。
###二、基层处理
1.基坑底夯实平整,压实系数≥0.94,垫层浇筑C15混凝土,厚度80-100mm。
2.垫层初凝前弹出砖模内边线,预留抹灰层厚度(15-20mm)。
###三、砌筑施工
1.采用"三一砌法",灰缝厚度8-12mm,垂直灰缝饱满度≥90%,水平缝≥80%。
2.转角处及间隔2m设置240×240mm构造柱,配4Φ12纵筋+Φ6@200箍筋。
3.每砌筑1.2m高设置2Φ6通长拉结筋,伸入墙体≥500mm。
###四、支撑加固
1.单侧回填时,砖模外侧每0.8m设钢管斜撑(∠45°),撑脚入土深度≥500mm。
2.双侧支模时,采用对拉螺杆(Φ12@600mm)配合双钢管背楞加固。
###五、防潮处理
1.砌体养护3天后,内侧抹20mm厚1:2.5防水砂浆,掺5%防水剂。
2.阴阳角做R=50mm圆弧处理,抹灰层含水率≤8%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。
###六、质量控制
1.垂直度偏差≤3mm/m,平整度≤5mm/2m。
2.截面尺寸允许偏差+8/-5mm,轴线位移≤10mm。
###注意事项
1.雨季施工需设排水沟,砖块含水率控制在10-15%。
2.青岛沿海地区需采用抗硫酸盐水泥,氯离子含量≤0.1%。
该工艺较传统木模节约工期30%,降低综合成本25%,特别适用于青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工程环境。施工后需经三方验收,重点检查防水节点及回填土密实度(≥0.93)。
威海预制砖胎模板安装注意事项(版)
一、施工前准备
1.材料验收:检查预制砖胎模外观质量,剔除存在裂缝、缺棱掉角或强度不达标的构件,实测尺寸偏差应≤3mm。材料进场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强度检测报告。
2.测量放线:采用全站仪轴线,弹设双控制线(模板内边线+30cm检查线),重点复核阴阳角、门窗洞口等关键节点,允许偏差≤2mm。
二、安装技术要求
1.基础处理:地基承载力应≥150kPa,软弱土层需换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(每层≤300mm)。垫层平整度偏差≤5mm/2m。
2.组砌工艺:采用"三一砌筑法",灰缝厚度8-12mm,水平缝饱满度≥90%,竖向缝≥80%。转角处应设拉结筋(Φ6@500mm,L=1m)。
3.加固体系:超过1.2m高的胎模须设置双向钢管支撑(横向@900mm,竖向@1200mm),与地锚连接形成稳定三角支撑体系。雨季施工应增设防倾覆缆风绳。
三、质量控制要点
1.垂直度控制:每层砌筑后使用激光铅垂仪检测,总高垂直偏差≤5mm。每施工1.2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(截面≥240×180mm,配4Φ12纵筋)。
2.防渗处理:迎水面应采用防水砂浆勾缝(1:2.5防水砂浆,掺5%防水粉),阴阳角附加300mm宽SBS防水卷材加强层。
3.成品保护:拆模后48小时内涂刷养护剂,冬季施工应覆盖阻燃保温膜,保持表面温度≥5℃。
四、安全文明施工
1.构件堆放:码放高度≤1.5m,距基坑边缘≥2m,堆放区设1.2m高定型化防护栏杆。
2.临边防护:深基坑作业须设置双道防护(首道离地0.6m,二道1.2m),配备应急逃生梯。
3.用电管理:潮湿环境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,电动工具绝缘电阻≥5MΩ。
注:施工全过程应执行"三检制",重点把控回填土分层夯实(每层≤300mm,压实系数≥0.94)及防水层搭接质量(长边≥100mm,短边≥150mm)。